你的位置:东森平台网址登录注册 > 新闻动态 > 俄乌战争打了3年,打富3国,也打穷三 “国”,中国在其中吗?
俄乌战争打了3年,打富3国,也打穷三 “国”,中国在其中吗?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0:01    点击次数:106

#亚太瞭望台#

2025年2月24日,俄乌冲突迎来三周年。这场冷战后最激烈的地区战争,不仅重塑了欧亚地缘格局,更如同一场全球财富的“大洗牌”——有的国家深陷泥潭,有的却逆势崛起。

正如中国古语所言,“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”,在这场大国博弈的夹缝中,究竟谁被打穷?谁又成了“闷声发财”的赢家?中国是否位列其中?

一、被战争拖垮的“三穷”

欧洲:从“岁月静好”到能源危机与经济衰退俄乌战争前,欧洲享受着俄罗斯廉价的能源红利,工业体系与民众生活成本均处于舒适区间。然而,冲突爆发后,欧盟对俄能源制裁的反噬效应迅速显现。

德国工业因能源成本飙升被迫减产,2024年损失高达2000亿欧元;波兰、捷克等国物流枢纽地位崩塌,东欧经济陷入萧条。更讽刺的是,美国资本趁机低价抄底欧洲优质资产,昔日的“盟友”成了被收割的对象。

日本:制造业大国的“双重打击”资源匮乏的日本高度依赖进口能源与原材料。俄乌冲突推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,其钢铁、汽车等支柱产业成本激增,半导体供应链因乌克兰氖气断供进一步受挫。2024年,日本汽车全球市场份额被中韩蚕食,制造业竞争力大幅下滑。

乌克兰:冲突最大的受害者

毫无意问,这场战争,乌克兰损失最大。家园被毁,到处残垣断壁,士兵伤亡超50万,经济损失难以统计,此外,乌东四地还被俄侵占。如今还面临油气、矿产被美俄瓜分的局面。1000多天的战争,最后受伤的只有乌克兰。

二、逆势崛起的“三富”:土耳其、韩国与中国的战略红利

土耳其:地缘斡旋者的“左右逢源”土耳其凭借横跨欧亚的地理优势,成为俄乌调解的关键角色。2022年俄土贸易额翻倍至百亿美元,俄天然气枢纽项目加速落地,上千家俄企涌入伊斯坦布尔投资。土耳其通过平衡外交,既提升国际话语权,又赚取真金白银。

韩国:军火出口与能源红利的“双赢”韩国军工产业在西方产能不足的背景下异军突起,对欧军售激增。同时,国际能源价格飙升推动其炼油出口创历史新高,现代重工等企业借机扩大市场份额。

中国:危机中的“体系化套利”中国虽严守中立,却在乱局中完成三重跃升:以低价大量进口俄油气,中俄贸易额三年突破2400亿美元。因为战乱,西方企业撤离俄市场后,中国汽车、机械产品迅速填补空白,奇瑞、吉利占据莫斯科车展半壁江山。

中吉乌铁路开工、人民币国际化加速(支付占比超7%),中亚与“全球南方”合作深化,构建多极秩序主导权。此外,中国通过劝和促谈提升国际话语权。

三、幕后最大赢家:美国的“战争经济学”

尽管中、土、韩获利显著,但真正的“渔翁”仍是美国。其通过三大策略收割全球:一是能源霸权:对欧液化天然气出口暴增,取代俄成为欧洲能源命脉。

二是军火暴利:三年对欧军售达500亿美元,创历史峰值,军工复合体赚得盆满钵满。三是战略削弱:以乌克兰消耗俄罗斯、以能源危机捆绑欧洲,巩固自身霸权。不得不说,美国打了一手好牌,一面号召欧洲制裁俄罗斯,一面收割欧洲。

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